《电工电子实践初步》教学计划与教学进度(计算机)

作者: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发布时间:2014-08-29

 

一.学时与学分

学时:16学时       

学分:1.0

二.课程地位、目的

《电工电子实践初步》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实践课程的第一门,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

习电路分析、电子技术等理论课程前的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。其目的是:

1.     强化技能实践,拓宽学生视野。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为后续理论与实践课程学

习打下良好基础;

2.     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及测试方法,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性能测试方

法,提高基本技能和科学实验能力、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;

3.     加强学风建设,培养严肃认真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。

三.教学方式与基本要求

1.     以《电工电子实践初步》为教材,原则上课堂讲课占学时1/2,实验占学时1/2。要求学生预习、复习和自学教材,了解、掌握教材内容。

2.     教材每章含实验一个,学生一人一组,独立完成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基础理论知识,提高实验能力、独立工作能力,拓宽视野。实验后要求认真总结,写出实验报告;

3.     理论考查。

四、教学内容安排

理论课程:8学时,4次课。

授课2学时:课程介绍及目的、学习方法。示波器等常用电子仪器组成、工作原理、使用方法。

授课2学时:电子电压表、直流稳压电源等常用电子仪器组成、工作原理、使用方法。

授课2学时:常用电子元器件电阻、电位器、电容、电感的符号单位、种类、参数、标注方法、性能测量及使用常识。

    授课2学时:交流电和安全用电(简要介绍),课程复习。

实验课程:8学时,2次课。

   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(4学时)

   1)、熟悉常用仪器面板上各控制件的名称及作用;

   2)、常用电子仪器使用方法

ab;②abcd

 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(续)(25学时)

   2)、常用电子仪器使用方法 e;③   

   3)、模电实验箱使用练习

    思考题:1245678910

常用元器件的测试:(1.5学时)

结合实验箱各元器件,识别并列表检测元器件。用万用表测量5个电阻、5个无极性电容、5个电解电容、二极管、电位器,学会万用表的使用方法、检测面包板的结构、电源接法等

    思考题:P 46 12345

思考题:P98 12345

 

 

五.教学内容要求

1.  常用电子元器件和万用表

掌握:

电阻、电位器、电容、电感的符号、单位、种类、参数、标注方法、性能测量及使用常识;

二极管的结构、符号、外特性、极性判别及性能测量;

三极管的结构、符号、电流放大特性、类型及电极的判别;

万用表的结构、工作原理、使用注意事项。

了解:

热敏电阻、光敏电阻、发光二极管、光敏二极管、场效应管、可控硅、集成电路等器件的作用。

 

2. 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

掌握:

示波器、交流毫伏表、稳压电源、函数发生器的作用、组成、工作原理、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;

示波器同步的概念,稳定波形的方法,自动扫描与触发扫描的区别,输入耦合开关置于DCAC的区别,电压灵敏旋钮V/DIV,扫描时基旋钮S/DIV的正确选择,微调旋钮的作用;

交流毫伏表的测量对象;

稳压电源正负电压输出的接法;

函数发生器输出幅度衰减键的正确选用,输出波形直流分量的调节。

了解:

示波器、交流毫伏表、稳压电源、函数发生器的主要技术特性。

 

3.  交流电和安全用电

掌握:

交流电,三相交流电的产生原理;

三相交流电路的连接方式,线量、相量间关系;

安全用电常识,接地、接零保护,熔丝规格及选择方法;

日光灯工作原理及接线方法。

了解:

电力系统,低压配电,量电装置。

 

 

 

六.评分

1.学习态度、遵守纪律情况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

2.实验情况,独立分析、解决问题能力,自制电路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

3.实验报告简洁完整,有创造性,书写完整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

4.理论考查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

总评按优、良、中、及格、不及格评分。